十個關於言論自由的問題

                 

記者無疆界組織呼籲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向胡錦濤問十個關於言論自由的問題。

「如果奧巴馬總統問這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得到中國領導人的回應,人類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的事業將會向前邁進一步。」

  記者無疆界的十個問題是:

  為什麼美國公司如Twitter和Facebook的網站被中國當局封鎖?

  為什麼中國當局要干擾美國資助的自由亞洲電台、美國之音廣播電台等的國語、藏語和維吾爾語廣播節目?

  他會赦免成百上千被關押的記者、知識份子和博客作者,包括劉曉波、胡佳、師濤和齊崇淮,這些只不過和平地表達了自己的言論的人嗎?

  為什麼外國記者,包括美國記者,必須有許可才能訪問西藏?

  為什麼西藏製片人當知項欠(Dhondhup Wangchen)僅僅因為拍攝對藏民的採訪就被以顛覆罪起訴?

  為什麼國際新聞機構,包括美國新聞機構,不能向中國媒體直接出售他們的服務?

  為什麼中宣部經常檢查國際新聞報導,包括那些關於伊朗核項目日漸引起爭議的報導?

  為什麼中國警察阻止新聞記者對沿著北韓邊境的地區進行自由的調查採訪?

  為什麼新疆地區居民的通訊服務(包括互聯網和電話服務)最近四個月被封鎖或嚴密監視?

  為什麼調查訪問的記者,尤其是那些報導商業和腐敗案件的記者,

  比如最近涉及的財經雜誌許多編輯和記者集體辭職事件所體現的,還是被警察和中宣部騷擾?



美國總統奧巴馬12日啟程訪問亞洲四國,首站是日本東京,

預計14日赴新加坡參加APEC峰會,會見20多國東盟領導人;

15日至18日訪問中國上海、北京;18日前往韓國。此行被認為是美國重返東南亞高潮的開始。

奧巴馬也表示,將與亞洲國家討論一個「平衡和廣泛分享」的經濟發展戰略。

這也是奧巴馬就任總統之後的首度中國行,奧巴馬9日表示,他計劃在與胡錦濤會晤時討論氣候變化、貿易和人權等一系列問題。

中共媒體大量報導,掀起一股「奧巴馬熱」。

而此前,美國對中國發起史上最大貿易制裁行動,中共「有苦難言」,對於人權敏感問題,中共更是三緘其口。

因此,奧巴馬此行對中美貿易摩擦走向及對人權議題的承諾是否兌現,備受外界關注。

分析家認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經濟合作關係只穿件「幫助中國改善人權」的外衣,實際上中共利用奧巴馬訪華為自己貼金。

奧巴馬為爭取中國在一些國際議題上的合作,而在台灣議題上作出讓步?

台灣主權議題

台灣社秘書長羅致政表示,希望奧巴馬與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會晤時,不要處理台灣主權議題,台灣問題也不要出現在所謂美中第四公報。

台灣社社長吳樹民、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創會副會長許承道等人召開國際記者會,發表1份聯合聲明表示

台灣人民願與中國和平共處,但絕不願意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期許奧巴馬尊重台灣人民自主的權利,支持台灣捍衛民主價值的決心。

羅致政並向奧巴馬提出「3不與3保證」。

他說,「3不」是奧巴馬與胡錦濤會談時,千萬不要忽視台灣人民的聲音;不要犧牲台灣人民的利益;

不要低估中國的野心與中國對台灣、東亞安全所造成的威脅。

他並希望奧巴馬訪問中國期間,在適當的場合對台灣問題提出「3項保證」,

保證台海問題和平解決;

保證繼續提供武器給台灣;

保證引領包括中國等國家繼續向民主、自由、人權的陣線邁進,且台灣前途要尊重台灣人民的意願與選擇。

羅致政說,這次奧巴馬與胡錦濤的「歐胡會」將發表聲明,希望聲明中不要處理台灣主權的議題,更反對台灣議題在所謂的美中第四公報裡出現。

台灣如果被中國併吞,表示美國所領導的民主、自由體系瀕臨崩潰。

美國勇敢支持全世界人權價值的鬥志,但如果對2300萬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不支持,這是矛盾的。 

經濟 政治 自由 人權的拉鋸戰 

歐巴馬的中國行 將端上的一門外交政治學

是醜陋? 是軟弱?
是藝術? 是堅持?

拭目以待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lin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