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法國西部南特圖書館中被遺忘的達文西部分手稿重見天日
法國西部1座公立圖書館發現文藝復興時期天才達文西(又譯: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部分手稿,
近1個半世紀以來,手稿都被遺忘在庫房內。
這份手稿採用達文西特有的鏡像書寫(mirror-writing),從頁面右邊開始向左邊書寫。
1872年富有收藏家拉布謝爾(Pierre-Antoine Labouchere)將包含手稿在內的5,000份文件捐贈給南特市(Nantes),之後手稿就塵封在當地的檔案室內。
直到法國記者最近閱讀達文西的傳記時,從中發現文稿去向,這份埋沒已久的手稿最終才得以重見天日。
南特圖書館館長表示:「達文西最有可能是以15世紀的意大利文撰寫,也有可能是其他語文,所以現在得想辦法鑑識。」
館長又說,不過專家目前還未能破解達文西的手稿,這張泛黃手稿上數行文字的內容,仍舊是個謎。
http://www.allheadlinenews.com/articles/7020744044?Da20Vinci20Manuscript20Fragment20Found20In20French20Library
說起Leonardo da Vinci 就不得不想起達文西密碼密碼裡的玫瑰子午線.......
聖敘爾皮斯教堂有一奇異處赫赫有名——在南北軸線上的一根銅條分割了中殿。
那是一種古代的日晷,是異教古廟的遺跡。
每天,太陽光通過南牆上的洞眼照射進來,光束會順銅線上的刻度一點一點地移動,這樣就可以計量時間了。
這條南北向的銅線被稱為玫瑰線。
幾個世紀以來,玫瑰的象徵意義一直與地圖或為靈魂指引方向有關 。
例如,每張地圖上都會有“羅盤玫瑰”,指明東、南、西、北。
它由“風向玫瑰”演變而來,那是一種可以指明三十二種風向的儀器,通過它可以辨別四面八方的來風。
羅盤圖上有個圓圈,圈上有三十二個點,酷似玫瑰花的三十二片花瓣。直到今天,最基本的航海工具依然被叫做“羅盤玫瑰”,
它的正北方向一般會有一個法國百合的標誌,有時是一個箭頭的標誌。
地球儀上的玫瑰線——也叫做子午線或經線——是想像中連接南北兩極的線。
當然,玫瑰線有無數條,因為經過地球儀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畫出條連接南北兩極的經線。
於是,早期的航海者就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確定玫瑰線,即零度經線,並依此來確定其他的經線的度數。
現在玫瑰線在英國的格林威治, 但過去並非如此。
在將格林威治天文台確定為本初子午線所經過的一點之前,零度經線正好穿過巴黎,穿過聖敘爾皮斯教堂。
為了紀念那根銅條的製作者,本初子午線最初被這樣確定。
雖然,格林威治於1888年從巴黎手中奪走了這項殊榮,但當初的玫瑰線依然可見
正玫瑰線就是極座標為 r=asin(nθ)或是 r=acos(nθ)
典故:眾多曲線之中,有一種看起來像花瓣的曲線,在1723到1728年左右,一位義大利數學家為它名命為玫瑰線。
發現:如果 n 是奇數,花瓣有 n 片;如果 n 是偶數,會有 2n個花瓣;如果 n 是無理數,將會有無窮多個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