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將至,馬政府鐵了心要為公務員加薪,稅收增加成為藉口之一
但民眾很清楚,不管稅收如何,在財政缺口擴大之際,每年多花二百多億元為公務員加薪,就是變相舉債加薪。
馬政府為公務員加薪不手軟,對一般民眾卻錙銖必較,一再調漲油價及各項保費,此時為公務員加薪,只會加重百姓的相對剝奪感。
雖然公務員已經有五年未全面加薪,但薪資並非僵固不動,許多公務員隨年資累積而調薪,且公務員待遇已相對穩定且優渥,
金融海嘯期間,許多勞工遭裁員、減薪及無薪休假,卻未曾聽聞公務員遭此待遇。
如今,才剛走過金融海嘯,馬政府就想為公務員加薪,還以稅收增加當藉口,
但前年稅收短徵二千五百多億元,去年又短徵四十四億元,當時公務員怎麼不減薪?
何況,就算今年稅收成長,恐怕仍無法回到金融海嘯前水準,更難以彌平財政赤字。
馬政府上台後,舉債屢創新高,二○○九至二○一一年,每年舉債金額都達四、五千億元,包辦史上單一年度舉債前三名,
明年還有數千億元財政缺口,恐怕仍得舉債度日。
財政如此吃緊,馬政府雖聲稱不會「舉債加薪」,但追加預算來為公務員加薪,只會擴大財政赤字,
名目上雖不是直接舉債加薪,實際上卻與舉債加薪無異,馬政府想要討好公務員之餘,是否也應先問問納稅人的意見?
稅收增加,公務人員加薪有望?
但政府預算吃緊,年年挖東牆補西牆的結果,就是明年公共建設面臨至少上千億元的資金缺口,嚴重的話將造成進行中各項工程中斷;
對此,經建會罕見的主動去函提醒主計處,在編列預算時應考量先前四年五千億元特別預算遭挪用與去年公務預算短編問題,希望能多爭取預算。
過去十年來,幾乎每年公共建設預算都在三千億元左右,由公務預算與特別預算共同支應,不過明年起沒有特別預算可支用,
根據經建會統計,各部會目前提出民國一○一年的公共建設資金需求約二六○七億元,有九十六.八%為延續性的計畫經費需求;
但主計處試編明年度公務預算時,卻只匡列八四四億元,後來雖提高到一二○○億,仍不足一四○七億元。
對此,經建會副主委黃萬翔指出,主計處正式匡列的額度還沒有下來,相信主計處會做通盤考量,經建會除儘量爭取外,也會提出相關因應措施
,比如引進民間投資或由基金支出,甚至採取先工程後付款的模式,總之不至於讓進行中的工程停擺,但黃萬翔也坦承,工程完工的進度可能因此延宕。
公共建設預算出現資金缺口不是今年才有,只是這次缺口似乎特別大,大到經建會都難免緊張起來。
主要是四年五千億元的特別預算提前用罄,
且去年立法院通過從四年五千億元經費中撥出二百多億元,作為「曾文與南化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財源;
加上主計處去年編列民國百年的公共建設公務預算時考量有特別預算,僅編了一二○○億元,少於往年的一五○○億到一八○○億元,
導致明年可能有大半公共建設面臨資金斷炊窘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