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razil
http://www.formula1.com/races/in_detail/brazil_822/circuit_diagram.html
坐落於聖保羅的市郊巴西Interlagos賽車場是一個歷史相當悠久的賽道
賽季也即將進入尾聲,所有的參賽隊伍又再一次的自歐洲橫渡大西洋來到了巴西聖保羅的Interlagos賽道
巴西站比賽是F1全年賽事之中南半球比賽的兩站之一
而在賽事的進行上,又是全年賽事之中,三個反時鐘賽道之一 (另外兩個是聖馬利諾Imola與土耳其Istanbul) ,十分具有特色。
而巴西這個國人所陌生的國家,除了熱情的森巴舞之外,還有是F1車神Ayrton Senna以及現役車手Barrichello和Massa的故鄉
巴西的賽車運動並不是一開始就獲得全國的認同,
直到1960年代開始有巴西車手在F1展露頭角,才開始巴西人對於賽車運動的認識。
而1973年巴西更開始成為F1的正式賽事。
而巴西籍的車手Emerson Fittipaldi在1974年蟬聯世界冠軍頭銜 更將巴西的賽車運動推到了高點。
在1990年代之前,F1的巴西站一直是聖保羅與里約熱內盧兩大城市爭相舉辦的活動。
而在隨著Ayrton Senna在F1賽場的影響力逐漸增加,加上聖保羅市政府的積極爭取,
Interlagos賽道在1980年代花費了1500萬美元的經費進行整建,並在Senna全程參與設計的情形之下,
搖身變成符合現代賽事需求的賽道,並在1990年開始,重回F1賽程的安排,主辦巴西站至今。
Interlagos賽道起跑的大直線是在於在一條速度可達300公里的大直線開始。
Senna彎
必須以90公里的低速才能通過,這裡也是全場最容易超車的路段
起跑之後的第1個彎道,就是一個毫不留情的左轉直角彎,所有的車手都在這裡承受著發生意外的可能。
在入彎之前,車手就必須將時速300公里的車速,全力剎減至時速90公里以下,方能順利通過這個彎道。
由於又碰到下坡路段,對於剎車與空氣力學間的調校,做了第1次的考驗。
而緊接而來是則是右彎再接左彎的連續路段,讓車手無法全力施為,必須一直在2檔與側向力量摶鬥。
而在通過紀念Senna所命名的「S」組合彎道後,車手的速度可以達到時速200公里以上,
並來到全場第2長的直線路段Reta Oposta,習慣於高速的F1車手們,再次有機會全力油門到底,讓引擎盡情的咆哮。
然而,當初讓企業放棄開發的地勢起伏,在此時又轉而變為上坡,使得F1車手除了與風阻對抗外,亦需對抗重力的影響。
而Interlagos賽道上最令人注目的賽段,就在直路底的山丘頂上開始。
刁鑽的路線,在山勢走到盡頭時,直線亦到了盡頭,賽道左轉,沿著山丘另一翼,直衝山谷,
在其間車手是在從時速接近300公里的情形下大力減速,再立刻左轉,以時速150公里以上的速度轉向,往山谷衝去
其中變化之激烈,比得上最刺激的雲霄飛車,而車輛下壓力的設定,亦會影響重心激烈變化下的車輛操控。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也是F1賽車年終挑戰馬力大小的最佳地點。
如何評量F1引擎的出力排名?把這些身價不菲的速度機器拉上馬力測試機是不可能的事!
各隊伍的公關數據可靠程度也不高,依賽道上的表現來評比似乎最可信。
本季閉幕站:巴西站Interlagos賽道的第三賽段 (Sector 3) 被公認為最佳測試路段,
在這個上坡路段沒有狹窄的彎道、車手除了大腳油門讓引擎釋放所有動力之外沒有第二選擇。
排位賽時可以多加留意各賽車的衝過此段的速度。
Interlagos第二計時路段都是一些慢速彎角,而且都是上下起伏的坡道
而在下坡的途中,車手還會碰到再一個左彎,讓車手開著一條正對著維修區後方的直路。
在這個直路上,利用下坡與F1強大的動力,車手再次衝刺到280公里。
而在到達最低點處,車手必須將車速減至180公里左右,以迎接右彎的上坡路段。
而在這個彎道處,在車速與山勢的綜效之下,車手必須承受高達3倍重力的側向力拉扯,十分地辛苦。
而在爬上山坡的過程之中,賽道為車手準備了Pinhierinho這個複雜的彎道,不斷改變的曲率,使得方向盤的操作必須十分地小心
而接下來則是全場唯一的髮夾彎,狹小的路徑,讓車手必須降至1檔時速80公里以下方能順利通過。
而車手繼續爬上蜿蜒在山頭的賽道,較平滑的道路設計,讓車手可以保持150公里上下的速度。
而通過了山頭之後,賽道仁慈地出現一個平滑的大彎道,讓車手可以利用下坡不斷地衝刺,
以時速270公里以上的速度,衝入起跑大直線,完成一圈的賽事。
整個賽道的長度為4.309公里,在F1的比賽之中算是較短的賽道,因此整個比賽需要進行71圈方能見真章。
http://www.formula1.com/races/in_detail/brazil_822/circuit_diagram.html
排位賽:2009/10/17 17:00 (台北時間 10/18 01:00) |
正 賽:2009/10/18 16:00 (台北時間 10/19 00:00) |
坐落於聖保羅的市郊巴西Interlagos賽車場是一個歷史相當悠久的賽道
賽季也即將進入尾聲,所有的參賽隊伍又再一次的自歐洲橫渡大西洋來到了巴西聖保羅的Interlagos賽道
巴西站比賽是F1全年賽事之中南半球比賽的兩站之一
而在賽事的進行上,又是全年賽事之中,三個反時鐘賽道之一 (另外兩個是聖馬利諾Imola與土耳其Istanbul) ,十分具有特色。
而巴西這個國人所陌生的國家,除了熱情的森巴舞之外,還有是F1車神Ayrton Senna以及現役車手Barrichello和Massa的故鄉
巴西的賽車運動並不是一開始就獲得全國的認同,
直到1960年代開始有巴西車手在F1展露頭角,才開始巴西人對於賽車運動的認識。
而1973年巴西更開始成為F1的正式賽事。
而巴西籍的車手Emerson Fittipaldi在1974年蟬聯世界冠軍頭銜 更將巴西的賽車運動推到了高點。
在1990年代之前,F1的巴西站一直是聖保羅與里約熱內盧兩大城市爭相舉辦的活動。
而在隨著Ayrton Senna在F1賽場的影響力逐漸增加,加上聖保羅市政府的積極爭取,
Interlagos賽道在1980年代花費了1500萬美元的經費進行整建,並在Senna全程參與設計的情形之下,
搖身變成符合現代賽事需求的賽道,並在1990年開始,重回F1賽程的安排,主辦巴西站至今。
Interlagos賽道起跑的大直線是在於在一條速度可達300公里的大直線開始。
Senna彎
必須以90公里的低速才能通過,這裡也是全場最容易超車的路段
起跑之後的第1個彎道,就是一個毫不留情的左轉直角彎,所有的車手都在這裡承受著發生意外的可能。
在入彎之前,車手就必須將時速300公里的車速,全力剎減至時速90公里以下,方能順利通過這個彎道。
由於又碰到下坡路段,對於剎車與空氣力學間的調校,做了第1次的考驗。
而緊接而來是則是右彎再接左彎的連續路段,讓車手無法全力施為,必須一直在2檔與側向力量摶鬥。
而在通過紀念Senna所命名的「S」組合彎道後,車手的速度可以達到時速200公里以上,
並來到全場第2長的直線路段Reta Oposta,習慣於高速的F1車手們,再次有機會全力油門到底,讓引擎盡情的咆哮。
然而,當初讓企業放棄開發的地勢起伏,在此時又轉而變為上坡,使得F1車手除了與風阻對抗外,亦需對抗重力的影響。
而Interlagos賽道上最令人注目的賽段,就在直路底的山丘頂上開始。
刁鑽的路線,在山勢走到盡頭時,直線亦到了盡頭,賽道左轉,沿著山丘另一翼,直衝山谷,
在其間車手是在從時速接近300公里的情形下大力減速,再立刻左轉,以時速150公里以上的速度轉向,往山谷衝去
其中變化之激烈,比得上最刺激的雲霄飛車,而車輛下壓力的設定,亦會影響重心激烈變化下的車輛操控。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也是F1賽車年終挑戰馬力大小的最佳地點。
如何評量F1引擎的出力排名?把這些身價不菲的速度機器拉上馬力測試機是不可能的事!
各隊伍的公關數據可靠程度也不高,依賽道上的表現來評比似乎最可信。
本季閉幕站:巴西站Interlagos賽道的第三賽段 (Sector 3) 被公認為最佳測試路段,
在這個上坡路段沒有狹窄的彎道、車手除了大腳油門讓引擎釋放所有動力之外沒有第二選擇。
排位賽時可以多加留意各賽車的衝過此段的速度。
Interlagos第二計時路段都是一些慢速彎角,而且都是上下起伏的坡道
而在下坡的途中,車手還會碰到再一個左彎,讓車手開著一條正對著維修區後方的直路。
在這個直路上,利用下坡與F1強大的動力,車手再次衝刺到280公里。
而在到達最低點處,車手必須將車速減至180公里左右,以迎接右彎的上坡路段。
而在這個彎道處,在車速與山勢的綜效之下,車手必須承受高達3倍重力的側向力拉扯,十分地辛苦。
而在爬上山坡的過程之中,賽道為車手準備了Pinhierinho這個複雜的彎道,不斷改變的曲率,使得方向盤的操作必須十分地小心
而接下來則是全場唯一的髮夾彎,狹小的路徑,讓車手必須降至1檔時速80公里以下方能順利通過。
而車手繼續爬上蜿蜒在山頭的賽道,較平滑的道路設計,讓車手可以保持150公里上下的速度。
而通過了山頭之後,賽道仁慈地出現一個平滑的大彎道,讓車手可以利用下坡不斷地衝刺,
以時速270公里以上的速度,衝入起跑大直線,完成一圈的賽事。
整個賽道的長度為4.309公里,在F1的比賽之中算是較短的賽道,因此整個比賽需要進行71圈方能見真章。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