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英九總統最近講了一段有關台美關係發展的評論,他說︰「台灣現在採取低調、零意外的方式」,與美國建立起極為密切的關係。

他之所以強調「低調、零意外」,起因於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葛來儀稍早公開透露,有美國官員私下抱怨

馬政府在兩岸談判的進展上,對美方所做的簡報深度和廣度一直都不夠。

這段言談由於涉及對馬政府的針砭,立即引起了馬先生「刺激─反應」的制式反射,而這,就是我們總統的格局。

葛來儀是一位親台學者,從外交的角度,非敵即友,基本上應該將其視為台灣廣結善緣的對象,

因此對於她的評論,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實在沒有必要上從總統、下到外交部,口徑一致的提出反駁。

何況,葛來儀講得很具體,她舉了兩個例子,

包括台灣以觀察員名義參與世衛大會(WHA),以及台灣與中國簽署ECFA,美國得到的訊息都不足。

葛來儀所表述的美國不希望成為「局外人」的焦慮感,對照於陳水扁前總統執政後半期與美方的互動模式,似乎可以大膽作出一個結論︰

美國,過去如果是「防獨」,現在則是在「防統」,其對台策略已經起了微妙的轉變。

這與馬先生自我認知的「低調、零意外」,顯然出現了很大的差距;

歐巴馬政府對於台、中之間的政治與經濟往來,希望獲致質與量兼具的確切資訊,不僅僅是行禮如儀的官樣姿態、或應付了事的表面文章而已。

美國官員為何會疑慮馬政府沒有和盤托出、忠誠以告?

前不久,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來到台灣,多次關切ECFA為什麼至今尚未通報世界貿易組織(WTO),

他甚至非常坦白的說,「如果ECFA要成為一個真正成功的協議,來自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公司一定也要受益才行」、「美方將密切觀察ECFA的發展」

當初,馬政府在向全民宣導時是怎麼說的?

「兩岸都是WTO成員國,ECFA也是在WTO協議架構下協商簽署,當然會送WTO報備,

        未來兩岸如果有任何因為ECFA衍生的貿易爭端,也才有可以仲裁的機構」。

 言猶在耳,如今又如何?ECFA已經簽署半年了,卡在中國有意見,馬政府處理的立場在哪裡?置國家利益於何地?

最近「維基解密」曝光的兩則訊息,也很可以與葛來儀發言相互輝映。

一個是去年四月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發出的密電指出,

中國官員說台灣之所以能成為WHA觀察員,是「極廣義詮釋下的一個中國」基礎上所達成的目標;

另一個則是,美國副國務卿史坦伯格與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的密談紀錄,

李光耀認為:胡錦濤是以香港模式(促進經濟發展),建立與台灣的聯繫,不管要花多少時間都可以,必要時可以關閉水龍頭(切斷對台的經濟支持)。

以美國在世界各地蒐集到的情報,再與馬政府提供的簡報做個比較,相信換作任何人都會高度懷疑:

為什麼馬政府事前對談判交涉細節諱莫如深,事後的一切保證聽起來又這麼天真?是不是中間還有什麼不可告人之事?

其實,馬政府何只對主要盟邦如此,他們對台灣人民不也是如此?

事前黑箱作業,只有關起門來的國共兩黨才知道裡面究竟在搞什麼勾當,事後則大吹大擂、「驕其妻妾」,至於有什麼風險?

馬政府不僅避而不談,遇到外界的保留看法,絕對抨擊是扭曲污衊,其作法,簡直可以媲美中共中宣部。

馬政府的對中交往「真相」讓歐巴馬政府產生問號,這條經由中國通往世界的路線,導致「親中疏美」的傾斜結果,不僅是必然,現在也獲得了證實

台灣的外交失衡,促使美國展露了「防統」警告,主政者與其耍嘴皮子,為何不精確接收訊息,並採取有效對策?

這實在太不合常理,除非種種的懷疑都是真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linms 的頭像
    leelinms

    leelinms的部落格

    leelin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