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六.五%,居四小龍之冠,

馬政府、藍營立委欣喜若狂,硬扯簽了ECFA後數字會更好,還誇稱馬的六三三政見提早達成一項、甚至超前,

但這樣虛胖、膨風的數字,絕大部分好處都進了少數大企業口袋,失業、薪資停滯等重擔,卻是由大多數升斗小民承擔,這樣的數字,何喜之有!

簡單來說,經濟成長率是指國內生產毛額(GDP)按固定期價格計算的年增率。

而GDP主要是由消費、投資、政府支出與進出口差額等元素組成,以我國而言,影響GDP變化最多是進出口部門。

主計處過去GDP計算方式,是採與央行相同的「現金制」編算基礎,企業在海外獲利得實際匯回才算數,

但二○○五年改採IMF「權責制」統計基礎,只要企業帳上認列、不必匯回,也計入台灣的GDP。

簡單來說,就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淨匯入(毛利)都可算入。這部分已是近幾年來官方美化經濟成長的魔幻數字。

隨著台商西進,近十年製造業「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重快速增加,○五年已超過四成,到去年逼近五成,上個月更超過五成。

主計處估計,我國三角貿易淨匯入金額在○二年時僅七十八億美元,到前年增至一五八億美元,去年受金融風暴衝擊,也有約一三六億美元,

光這部分,就可增加、影響約三%的經濟成長率。

但台商透過三角貿易賺錢有匯回台灣嗎?光以上市櫃公司轉投資中國,匯回金額比率僅約七%,就可知道答案是「少之又少」。

換言之,台灣得到的只是虛胖的經濟成長數字,台商多數還是將三角貿易賺到的錢,換成人民幣、持續砸在中國,

幫助中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但卻無助解決國內失業、薪資成長停滯等問題。

再從國民所得統計分配面來看,以現有二○○七年數字,GDP分配到受僱人員報酬的比率,

從十年前的四十八.四%降到四十四.五%,

但同期間,GDP分配到企業盈餘比重卻從三十三.九%提高到三十六.九%,

凸顯出台灣這十幾年來經濟成長的好處,愈來愈集中在大股東身上,一般受薪的升斗小民難以分享成長果實。

與失業率相呼應......

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上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至四.二%,

今年台灣GDP預估成長六.五%,居四小龍之冠,但失業率五.四%,亦為四小龍之首。

將台灣的產業外移至中國能讓台灣得到實質的利益 還是不斷的將台灣的前輸入中國 爾後一去不復返....

台灣接單中國生產 利歸誰?

日前經濟部統計處公布今年三月台灣製造業海外生產比重首次突破五十%;

對照二○○六年的數字,在台灣對中國依存度日益提升的現在,製造業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比重,恐怕早已超過六成,

因此引發的結構性失業與消費衰退等問題,更加令人擔心。

主計處每五年會進行一次製造業普查,最近一次是二○○六年。

此數據的來源,是主計處委託台大經濟系教授林惠玲所做的「台灣製造業對外投資、全球化與產業升級」研究報告,

其中引述主計處調查而未公開的製造業普查資料。

代表縱使外銷訂單再龐大,超過一半的產能也是在國外生產,無助於國內勞工的就業與消費。

海外生產比重的數字愈高,代表產業外移狀況愈嚴重,將導致結構性失業問題日趨惡化,影響勞工薪資水準,更無助於國內消費

「肥了企業苦了勞工」,也會拉大國內貧富差距

台灣許多產業已經到中國投資設廠,未來中方若加強高科技產業招商的投資稅負減免等優惠條件,恐將讓台灣原本就已鬆落的產業鏈被「連根帶走」

這樣的 GDP  是給大企業享用的話....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在台灣將不在是新聞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lin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