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美電器總裁陳曉(左)和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的中國業務主管竺稼(Jonathan Zhu)

外國企業垂涎於中國的經濟成長,然而投資總是有風險的,中國最大的電器零售商國美電器成為外國集團投資中國的一個殘酷的警示。

《金融時報》12日報導,國美電器是由黃光裕創立,他曾經是中國首富,因為涉嫌商業犯罪於2008年被逮捕並關押,至今不能和外界接觸。

黃光裕持有公司34%的股份,是最大股東,他的消失震驚公司,很快地香港上市的股票暴跌。

當時國美電器為穩定情勢尋求外部投資人。

去年夏天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同意以可轉換債券的方式策略性投資國美4.18億美元,並可獲得三個董事會席位。

由於沒有人確定黃光裕是否樂於見到貝恩的介入,這個投資充滿了風險。

貝恩的中國業務主管竺稼(Jonathan Zhu)本週發現,黃光裕透過關係,使用持股權對貝恩的三名董事席位投下反對票。

不過公司立即重新委任他們。

一名熟悉售股協議的香港投資銀行家表示,這就是為什麼其他的私人股權公司放棄這筆交易。「

如果大股東可能反對,你怎麼能向這樣的公司投資?」

許多成長最快的中國公司是私人持有,創辦人往往不願和海外投資者分享權力。

外國私人股權公司要影響企業策略的能力受到嚴重限制。

貝恩資本的教訓不是第一個,Kohlberg Kravis Roberts 

2007年投資1.12億美元於中國的天瑞水泥(Tianrui Cement)後,與公司創辦人的麻煩不斷。

金融時報2008年也曾報導,美國的私募基金公司TPG和日本日新(Nissin)租賃集團中國子公司的經理人陷入法律糾紛。

在一次激烈事件中,中國的經理人打電話叫警察前往公司的上海辦公室,要TPG的人員離開。

香港的亞洲私人股權研究中心(Centre for Asia Private Equity Research)主任凱瑟琳.吳(Kathleen Ng)認為,

投資中國需要很大的創造力和靈活性,以應付瞬息萬變的情況。

外國的私人股權投資人真的要清楚他們進入的是什麼地方。

如果國人要清楚他們將進入什麼樣的地方 

那與中國愈拉愈近的台灣 該更透徹去了解這個共產國家-- 中國

在台灣的媒體報導的中國新聞之外  知道更多關於中國的種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lin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