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意大利盛大Prix 2009年海報        Entra nel sito e partecipa論壇e sondaggi 
                                                                                                   http://www.monzanet.it/eng/Default.aspx
       

排位賽:2009/09/12 12:00 (台北時間 09/12 20:00)
正 賽:2009/09/13 12:00 (台北時間 09/13 20:00)







Ferrari後院

F1歐洲系列戰賽程將於本週末劃下句點,壓軸大戲就是高速賽道大戰:義大利站GP大賽。

在這個被稱為「Ferrari後院」的場地內,Tifosi今年有了新的看點:義大利老將Giancarlo Fisichella將首次替紅軍出賽。

而Ferrari賽車上的KERS系統提供的額外80匹馬力將是他最大的助力。

由於最近幾站都是老將的天下,因此Barrichello本週末的表現也是焦點。

過去Ferrari車隊傾向在義大利站宣布未來的車手陣容,因此場外動向也頗令人關注。

自從1950年以來,F1義大利站只有一次沒有在Monza賽道上舉辦,那是在 1980年,Imola賽道承辦了這一屆的賽事。

多年來Monza賽道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它仍然是速度最快的賽道之一

即便是在70年代引入的部分減速彎道,但仍然使得許多車手感到很困難。



Monza賽道的起源相當的早,在經歷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們需要娛樂

與舒壓的空間,隨著義大利汽車工業的發展Monza的賽車活動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澎渤發展起來。

Monza賽道就是在這樣的機緣之下被興建起來。

Monza賽道的整體工程是在1922年2月開始動工,到了年底這條長達10

公里的賽道主體工程就已經順利的完成。

而Monza賽道亦繼Brooklands賽道與Indianapolis賽道之後,

全世界第3條賽車專用賽道。

而隨後便在9月舉行了Monza賽道的第1場比賽,並揭開它在賽車世界的地位。

在Monza賽道上所舉行的第2場比賽,就是其所舉行的第1場F1錦標賽的義大利站比賽。

該場比賽吸引了超過15萬名的觀眾到場,並創下賽車史的新記錄

亦確立了9月的第2個星期在Monza賽道舉行F1賽事的義大利站比賽的歷史傳統。

這條著名的賽道在其近百年的歷史之中曾經經歷過多次改建以符賽車運動的需求,

即使經過多次的改建但設計者仍然盡力維持Monza賽道原有的風格。

一直以來Monza賽道都是一條高速型的賽道,有著許多可以讓賽車發揮馬力的路段設計,

這樣的特色也使Monza賽道在以往的賽車史上,不斷的發生重大意外。



近年來基於安全上的考量,賽道管理當局再賽道中加入了許多的連續彎道,以降低車速。

現在Monza賽道的全長是5.793公里,它的路面就如許多歷史優久的賽道一樣的狹窄,

而緩衝區及其他的安全設計則是再最近幾年才陸續加入,這與最近幾年才加入F1賽事的新賽道有著明顯的不同。

從賽道的變化上可以發現,Monza賽道的設計並沒有太多複雜的彎道,所有的直角彎道或是弧形路段都是採取大半徑的設計

近年來由於安全的需要,在過長而且單調的路線上加入了幾個小半徑的連續彎,以降低賽車在賽道上衝刺的速度。

由於賽道的直線路段既長且多,再加上地勢的起伏不大,因此Monza賽道是一條極為高速的賽道

而成為在F1賽事中可以飆出最高速度的一條賽道。

這條賽道可說是「速度」的代名詞:

F1賽車在這條跑道上仍然有70%的時間是油門全開,

時速350公里的極速 (16條賽道中最高)

0.682的風組係數 (16條賽道中最低)也都在全年賽程內領先群雄。

82年前的Monza賽道甚至沒有減速彎 (chicane) 的設計,可惜後來因為安全因素而增設。

這條賽道的特殊性也影響了F1賽車在此地的調校設定:

Monza賽道內的彎道都是低於3檔的慢速減速彎,唯一的例外就是起跑後以全油門進彎的Curva Grande。



Curva Parabolica彎前,車手有一段大直路可以加速直300公里以上,也可以在直路底利用前車的真空帶進行超越

所以多數F1車隊偏好越小越好的風阻與下降力 (僅需大於通過Curva Grande高速彎所需要的抓地力) 。

在Monza賽道上的比賽是從一條可以飆到時速350公里的直線路段上進行起跑。

之後進入Prima Variante這個先右後左的連續小彎。

為了能順利過彎,車手必須將檔位降至2檔,以時速115公里通過,並且承受2.9G的側向力的拉扯

為了讓行進路線更為流暢,路肩的使用就成了在Monza賽道獲勝的要訣,比賽時可以看到車手盡可能的用盡路肩的每一寸空間

賽車在以2檔全油門出彎之後進入以大半徑設計的Curva Biassono彎道,

在這裡F1賽車將可以加速到244公里左右,並在出彎後的直線路段上持續加速。

在第2段大直線路段的減速連續彎之前,賽車的速度再次飆高到335公里;

緊接的減速彎Variante della Roggia,又是一個速度為115公里,

而車手卻必須承受2.9g的連續小彎,再次考驗車手的體力與意志力。

而在通過連續彎之後,車手確無法將車速拉高太多而僅能夠以160公里的速度進入Curva di Lesmo的直角彎,

這是因為第3與第4號彎的距離太近,使高速出彎的賽車沒有足夠的距離做煞車及減速。

雖然彎徑較大,但是在車速較快的情形之下,車手所承受的側向力反而須要高達到3倍體重之多。

出第4號的右彎時馬上接著就是左向的弧形路段,使得賽車在進出第4號彎時的角度變化極大,

因此是用2檔以114公里的速度脫離第4號彎道。接下來進入Curva del Serraglio這個弧形路段

這是一個專為發揮極速而設計的路段,如何在出第4號彎時,能夠以較低側向力的路線,

盡可能的將抓地力保留賽車做為全力加速之用,就是通過第4號彎的致勝關鍵。

因此車手在這裡僅以114公里的速度過彎,而側向力也僅有1.8G,

好讓車輛可以循著角度最為平順的路線及早在彎道中以全油門之姿全力加速出彎,

以期待在Curva del Serraglio路段上加速至時速340公里

在Curva del Serraglio路段終了,設計者又刻意安排了一個名為Curva del Vialone的連續彎,

以阻止車手繼續加速至Variante Ascari。車手在這裡為了爭取時間,

使用路肩運用,以及高g值過彎又再次成為攻克Curva del Vialone彎的致勝關鍵。



車手在Curva del Vialone彎道用4檔以時速145公里,並且承受2.8g的側向力過彎,

緊接著又是油門全開到底的衝刺到Variante Ascari前的直路底,賽車的速度再次達到時速340公里的水準。

賽車在以時速165公里以上的速度通過Variante Ascari彎之後,接著來到大半徑的Curva Parabolica彎,

然後來到終點線的大直線路段上,車手再次將全油門踩到底,以大約1分20秒的時間完成1圈的賽程。

在義大利站的比賽總共需要繞行賽道53圈,以行駛306.720公里的距離完成比賽,比賽所花費的時間大是1小時16分鐘

平均速度可達時速240公里,Monza賽道是F1賽事之中最快的一條賽道。

由於是一條講究高速設計的賽道,中間又有4組必須從7檔的極速驟降至2檔的小彎,

因此賽車的煞車性能以及引擎的馬力,將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


Monza過去素有「Ferrari自家後院」之稱,Ferrari車隊也很爭氣的成為歷史上在這裏表現最佳的隊伍:

過去54次義大利站大獎賽中,Ferrari車隊拿下了超過15次的分站冠軍!

有趣的是從1996年Schumacher替Ferrari于此地取得勝利開始,

紅色躍馬的比賽車手皆在偶數年 (1996、1998、2000與2002年) 取勝,

「奇數年無法獲勝」的魔咒一直到2003年才破解!今年又逢偶數年,紀錄似乎又站在Ferrari這一邊。

Ferrari車隊在祖國同胞面前永遠有輸不起的壓力,本週末的比賽肯定精彩刺激。


   Vettel以21歲2個月13天的年齡成為F1歷史上最年輕的分站賽冠軍車手



2008年義大利站我們見證了Vettel的崛起

Toro Rosso車隊的Vettel最終獲得了車隊歷史上第一個分站賽冠軍

更以21歲2個月13天的年齡刷先之前Fernando Alonso的紀錄,成為F1歷史上最年輕的分站賽冠軍車手

也是F1歷史上第101個分站賽冠軍得主


Banner        logo del Comune二蒙紮 
http://www.comune.monza.mi.it/index.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lin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